图片
按:孙子兵法快要拆解完成了,到时候我们修订一版,做成合集的形式。孙子兵法拆解完成之后,我们会在星球内启动道德经拆解,名字暂定为:用奇——一口气读懂《道德经》。期待大家能够喜欢。
我们接着来聊一聊孙武先生的《孙子兵法》。
“火字”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,最后一篇是间字。孙子兵法的拆解快要到尾声了,后面我们会把全部的文章做成合集的形式,放在星球内,方便大家阅读。
我们之前说到,兵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战略性的,一类是战术性的。孙子兵法是属于战略性。
在战略层,孙武先生从战争在社会中的位置,攻守双方的力量与形势对比,军争过程中天时地利人和对于攻守双方力量形势的影响,战争不同层次的目标(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下攻城)等内容建构了一套分析的框架。
在战术策略层面,孙武先生其实就传了两招。
一招是我们正在拆解的火字,另外一招则是将要拆解的间字。这两招都是以弱胜强的杀招乃至在关键时刻逆转局势的神之一手。
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孙武先生的第一招。
我们可以先来感受一下孙武先生的分析方法。在战略层面,孙武先生的起手式是很宏观的。
比如说,在计字诀中,孙武先生的开篇便是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这就完全是哲学家或者理论家的思维方式,先把框架搭起来,将“兵”(战争)这件事情,放在国家社会结构之中进行推演,用围棋中的术语来说,这一手是下在天元的位置,高者在腹地。
在战术层面,孙武先生就没有从“务虚”的角度切入,而是从“务实”的角度切入。
孙武先生首先是用分类的方法,将“火”定义为了五种类型,所谓,“凡火攻有五”。
分别是:一曰火人,二曰火积,三曰火辎,四曰火库,五曰火队。
我们可以发现,在这里,孙武先生实际上将一支军队分成了五个部分,分别是人,积,辎,库,队。
主要是指人马,粮草,辎重,武器库,渠道。
从孙武先生的火字诀,我们可以发现,什么叫“不动如山,动如雷霆”。孙武先生定义的招数,并非是一招,而是一套全面的连环招,连环招便是雷霆。
这种针对军队之中各个部分的布局,然后通过点位进行引爆。一般是很难招架住的,因为顾此必然失彼。
最近看了一些武术的科普视频,其中有一个词很适合描述孙武先生的这种连环招式的雷霆布局,叫做“神意笼罩”。
孙武先生的火字军事布局,讲究的是全面联动,而不仅仅是针对军队之中的一部分,从而达到对对手神意笼罩,密不透风的进攻。在对时机的把握与运筹之中,孙武先生实际上遵守的还是“天地人”的分析框架。
天时方面,所谓,“日者,月在箕、壁、翼、轸也。凡此四宿者,风起之日也”(孙子兵法·火字)。
地利方面,“时者,天之燥也”(火字),天燥则空气中的水分和物资中的水分就更低。
人和方面,“行火必有因,烟火必素具”(火字),需要人完成最为关键的纵火动作。
“日者,月在箕、壁、翼、轸也”,这是孙武先生第一次在兵法之中引入天文学的知识,其核心是向天借势。
在战国时期,对于天文与战争的关系,就有更多的讨论了。比如说,在孙膑兵法月战篇就较为详细的列举了天文与胜负率的关系:
图片
至此,我们就拆解完成了孙武先生火字诀这一招的前面两手。第一手是布局,对于对手军队当中的关键部位,人马,粮草,辎重,武器,交通都照顾到。
第二手则是选取动手的时机,既要做好常规的准备工作,又要积极向天,向地借势,将火攻的效果最大化。
在实际情况当中,很难碰到局面与时机都充分成熟的条件。这个时候,就需要在战局与时机二者之间所权衡。
孙武先生通过孙子兵法能够传授如何营造战局,发现乃至创造时机,但是战局和时机当中的那个“度”,确是只能由当事人来把握,拿捏和权衡。
有的人稳重,要十拿九稳;有的人冒险,有一两成的把握就敢放手干,先射击再瞄准。这就会形成不同的风格。总的来说,因人而异,因时,因势而异,所谓兵者,诡道也。不仅仅兵法如此,很多事情也是如此。
下篇文章,我们就来拆解一下火字诀这一招的第三手,也即后手,火字诀这一招就拆解完成了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七煌配资,新手炒股配资平台,65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