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广东佛山“三水发布”推出了一份《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告知书》,一下子把“基孔肯雅热会不会落下病根”推上热搜。网上留言五花八门:有人担心“一感冒就要疼一辈子”,有人说“关节会被毁掉”,也有人好奇“有没有药能预防”。今天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发文回应了5个大众最关心的问题。
Q:得过基孔肯雅热,慢性期会有哪些不舒服?
A:最常见是关节痛➜ 关节炎
手腕、脚踝、手指、膝盖最常“中枪”,通常左右对称。有时不只是痛,关节周围还会“鼓包”发肿,甚至伸不直。
还有人会遇到:持续乏力、浑身酸、夜里睡不好;皮肤瘙痒或起色素斑;情绪低落、心情闷闷等。这是由于病毒残留+免疫“刹车失灵”——残留的病毒碎片像钉子一样卡在关节滑膜里,免疫细胞火力全开,一边“清理现场”一边也误伤自己的关节,于是痛感循环不止。
Q:后遗症严重吗?多少人会遇到?
A:如下图所示,
展开剩余65%换句话说,“大概率会好,但有少数人疼得久一点”。真正需要拐杖、彻底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相当少见。
Q:会痛多久?会不会落下残疾?
A:大多数人,6 – 12个月内疼痛越来越轻,最后“想起来才隐隐痛”。
少数人的症状能拖到2-3年,但也多是“间歇性发作”。而关节本身拍片子很少看到像类风湿那样的骨头侵蚀,绝大多数变化可逆,不至于“毁掉关节”。
如果疼痛厉害还硬扛、不肯活动,也可能出现关节僵硬、肌肉萎缩。所以早干预、早锻炼比什么都重要。
Q:真痛起来,怎么治疗最靠谱?
A:参考下表
以上方案综合参考了包括WHO指南在内的多份国际治疗指南的推荐意见。
哪些是不推荐的?
“吃点保健品慢慢熬”但不用正规镇痛,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机。
长期激素单打独斗,疼痛一停药就反弹,还添副作用。
盲目买“秘方贴膏”,但少数含激素或止痛药,治标不治本。
Q:已经感染了,还能预防慢性痛吗?
A:急性期好好休息+正规止痛,疼得厉害要吃药,不要硬撑。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逐步活动。但是别拖着不动,炎症初退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做关节伸展、小负重训练。
通常,高危人群(> 40 岁、糖尿病、急性期痛得厉害)建议1个月内就去看相关专科,医生会评估需不需要提前上“慢作用药”。
目前,没有公认的预防性特效药,抗病毒、秋水仙碱等都在探索中,暂未写进权威指南。
目前国外上市的基孔肯雅热疫苗只针对未感染者,对已经得过病的人也帮不上缓解疼痛。而国内暂无。
总结:
基孔肯雅热不是“小感冒”,但也不必妖魔化。绝大多数人会逐渐痊愈,少部分人如果及早就医、规范用药、坚持康复,也能把疼痛“收拾”到可控范围。遇到关节痛千万别硬撑,“疼到影响日常生活”就去看医生,科学合理治疗很关键。
来源:新民晚报 作者:左妍
发布于:上海市七煌配资,新手炒股配资平台,65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