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来源:新材料研习社)
当地时间7月14日,比利时化工巨头索尔维(Solvay)在官网发布公告,正式修订2025年核心财务预期。将全年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(EBITDA)预期从原先的10亿-11亿欧元区间下限(约10亿-10.5亿欧元)下调至8.8亿-9.3亿欧元,下调幅度约12%-14%;同时明确维持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不变,预计为3亿欧元左右,资本支出上限控制在3亿欧元,凸显公司在业绩承压下对现金流安全的高度重视。
一、Q2 业绩承压:需求疲软与地缘扰动的双重绞杀
公告披露,2025 年第二季度索尔维调整后EBITDA约为2.3亿欧元,其中包含特殊化学品部门约2000万欧元的一次性收入。若剔除这一非经常性收益,核心业务实际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的下滑幅度更为显著。
业绩承压源于多重因素:
全球需求端持续疲软:尤其是纯碱终端市场(如玻璃、洗涤剂行业)和Coatis业务单元(专注于聚酰胺工程塑料)订单量显著放缓,反映出房地产、汽车等下游行业复苏不及预期。地缘政治与关税壁垒冲击:公告特别提及 “ongoing global tariff discussions and heightened geopolitical tensions”(全球关税谈判持续与地缘紧张升级),这直接导致国际市场贸易成本上升、供应链稳定性下降,对依赖全球布局的化工企业形成额外压力。
市场能见度低迷:索尔维明确表示 “下半年市场环境仍将充满挑战”,凸显出企业对短期经济复苏前景的谨慎判断。二、行业共振:化工巨头集体步入 “收缩周期”
索尔维的业绩下修并非孤例,而是全球化工行业在2025年面临共性困境的缩影:
巴斯夫:7月11日公告显示,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.1%,净利润暴跌81.4%,并因能源价格波动、需求放缓下调全年业绩指引;将2025年不计特殊项目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(EBITDA)预期下调至73~77亿欧元(先前预测2025年:80~84亿欧元)三家巨头的业绩轨迹共同指向一个结论:全球化工行业正经历 “需求端疲软+成本端刚性+地缘风险升级” 的三重挤压,行业性的调整周期已然开启。
三、索尔维在华布局概况
索尔维在华拥有上海、天津、镇江等多个生产基地,业务涵盖特种聚合物、高性能材料等领域,服务于新能源汽车、电子半导体等下游行业。其上海研发中心聚焦电池材料、生物基化学品等领域,同时与中国本土企业在聚氨酯等领域有技术协同合作,通过供应链本土化布局降低相关成本。
四、行业环境与趋势
当前,全球化工行业面临多重挑战,包括欧洲能源成本高企、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、中国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等。同时,中国在新能源、半导体、高端制造等领域的结构性增长,为具备技术壁垒的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。国际化工企业多通过调整产能布局、优化供应链等方式应对行业变化,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持续凸显。
资料来源:索尔维、巴斯夫、网络
扫码进行业交流群工程塑料行业群
通用塑料行业群
改性塑料行业群
尼龙行业群
(上述群长按二维码加)
更多群聊欢迎扫码咨询进群!
行业报告
《2025中国生物降解材料行业研究报告》
《2025生物基材料行业报告》
《2025 BDO行业研究报告》
索取目录请加 18026288257(微同)
]article_adlist-->七煌配资,新手炒股配资平台,65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